在2025年联邦大选中,自由党失守传统“铁票仓”Bradfield,华裔选民大规模流失,掀起政治地震。Cedric Spencer博士深度解析自由党失守背后隐藏的战略失误与信任危机,揭开多元社会政治风云的真实面纱。精彩内容,不容错过!

一、前言:堡垒的倒塌——Bradfield选区

2025年联邦大选中,Bradfield选区传递出的选举结果不仅是自由党的一次失败,更是一个政治王朝的瓦解。自1949年该选区设立以来,首次从自由党手中易主。在彻底重新计票后,独立候选人Nicolette Boele以仅26票的微弱优势击败自由党候选人Gisele Kapterian,这成为澳大利亚政治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转折点。早在2022年,自由党在此已出现12.3%的大幅选票流失,使其首次从“铁票仓”变为边缘选区。此次失利,象征着华裔澳大利亚选民对自由党的全面否定。

本报告认为,这一“堡垒”的失守并非偶然,而是多年来战略失误、纪律涣散和对选民根本性误解所导致的结果。Bradfield是一个华裔人口占比近四分之一的选区,这一场选举地震的震中,正是该党对华裔选民渐行渐远的集中体现。导致这些选民疏远的,是多重因素的叠加:高层在对华言论上的反复甚至对立;对社区核心诉求的误读——这些诉求强调的是尊重与社会融合,而非地缘政治;与部分有争议团体不合时宜的公开合作;以及地方候选人与国家层面讯息的严重脱节。这一切,与自由党过往更为细腻和成功的交流方式形成鲜明对比。

因此,Bradfield的失利并不仅是一个选区的问题,而是整个自由党在应对一个现代、多元、全球互联的澳大利亚社会时所遭遇困境的缩影。


二、华裔选民转变背后的关键因素:人口结构、信任缺失与数字战场

要理解2025年自由党在Bradfield的失败程度,只需回顾该选区在人口和政治方面的演变。该区从昔日的单一社区,转变为多元、富有活力且教育程度高的社会。根据人口普查数据,Bradfield中有24.5%的人口拥有华人血统,11.2%出生于海外,3.0%来自香港地区。普通话是该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家庭用语(13.6%)。Bradfield是全国华人选民较为集中的选区,因此成为争夺华裔选票的关键战场。

2022年,自由党在此的支持开始动摇。时任议员Paul Fletcher遭遇12.3%的选票转移,虽勉强战胜Boele,但仅以4.2%的优势获胜。2025年,这一趋势彻底爆发。尽管Fletcher退役,自由党推出履历出色的Gisele Kapterian,但依旧无法阻挡失势。Boele自2022年起持续耕耘社区,最终赢得历史性胜利。

这场政治斗争不仅发生在门前,更在数字平台上展开,尤其是在华语社交媒体如微信上。自由党虽然大力投入广告,但其高层充满争议的言论反复被传播和放大,严重削弱了传播效果。

华裔社区之所以转向,是因为对“不尊重”的一致反感。这并非关乎某一国家立场,而是反对被边缘化,反对将国家安全议题工具化、制造排外情绪。Boele正是抓住了这一情绪,用中文媒体、中文顾问团队深入人心,并公开针对部分安全协议表达社区担忧。Bradfield的选举表明,在一个成熟、多元的选区,靠恐惧和分裂为主轴的竞选策略注定失败。


三、领导力缺失:Dutton和Hume如何失掉北岸

2022年败选后,自由党内部复盘指出“对华裔社区问题”是主要问题之一。然而任命前国防部长Peter Dutton为党魁,立即在修复信任方面造成障碍。2025年大选期间,Dutton及其团队不仅没能修补裂痕,反而进一步激化了选民对其动机和立场的怀疑。

Dutton的“鹰-鸽-鹰”摇摆
上任初期,Dutton曾尝试改头换面,2023年中表示自己“亲近多元文化”,希望加强贸易与合作。但这一“鸽派”姿态被广泛视为权宜之计。到了选战阶段,他又恢复鹰派口吻,在一些外交安全问题上表现强硬。这种反复姿态,被视为政治灾难,彻底损毁了其在华人社区中仅存的信誉。

Hume的“间谍”言论:引爆点
参议员Jane Hume在2025年4月30日的一场辩论中声称,对手阵营中可能混有“间谍”。这番话立即引起华人社区的愤怒,在微信上迅速发酵。更严重的是,Hume正是2022年选后党内关于慎重处理华裔社区议题报告的作者之一。她的言论被视为对公民忠诚度的公开质疑,成为许多选民最终转向的决定性因素。


四、危险的结盟:自由党与部分极端团体的关系

自由党与部分极端团体的公开互动,成为此次选举中的一大战略风险。虽然支持人权和自由是普遍认可的价值,但与某些组织的密切联系,令许多华裔选民感到疏离和不安。

自由党部分议员曾积极为这些团体成员争取权益,这种行为在部分华裔社区中加深了对党派立场的质疑。很多温和及主流华裔选民希望看到的是更包容、多元的政治态度,而非依赖极端声音的策略。结果,自由党在寻求支持的过程中,未能有效与广大华裔社区建立共鸣,导致支持基础的进一步流失。


五、霍华德时代的标准:以贡献为本

在John Howard执政时期,自由党在多元文化议题上并不空谈,而是实质性地推动了移民政策。时任移民部长Philip Ruddock明确提出,移民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。

相比之下,2025年自由党的做法则倾向于制造文化对立和忠诚质疑,背离了这种以“贡献”衡量移民价值的理性路径。


六、社区联络结构的崩溃

自由党尽管在表面上提名了多位华裔候选人,但这些象征意义的安排掩盖不了高层的傲慢和脱节。例如Peter Dutton的强硬言论、Hume的“间谍”事件,使地方候选人陷入被动。

更致命的是,前自由党成员Andy Yin参选,成功争取大量华裔选民。最终他获得4635张首选票,占选区总票数4.13%。考虑到Boele仅以26票优势获胜,Yin分散了自由党的选票,成为影响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。

同时,自由党内部的华裔联络网络如Chinese Council在此次选战中几乎毫无作为,反映出整个族群联络机制的瓦解。


七、结论:走向战略清晰之路

2025年华人选票的全面失守,并非偶发事件,而是长期错误累积的结果。要重建信任,自由党必须放弃反应式的对抗姿态,重拾纪律、价值清晰和真实包容。

失败的总结:

  • 领导失当: 从Dutton的反复言论到Hume的失言,形成“自由党不尊重华人”的集体印象。

  • 误判社区认知: 过于依赖极少数激进声音,忽视主流华裔社区需求。

  • 内部机制瓦解: 表面提名华人候选人,实质无权无声,最终导致分裂和失控。

未来四大支柱:

  1. 保留积极传统,摒弃负面元素:强调家庭、努力、经济贡献等共同价值,拒绝忠诚质疑与文化战争。

  2. 停止“国家安全”楔子策略:制定成熟的外交政策,避免用分裂议题制造国内对立。

  3. 以行动重建信任:将多元社区纳入核心决策与权力结构,而非仅限象征性展示。

  4. 建立一致性讯息:结束反复摇摆,制定理性、清晰、可信的社区沟通策略。

自由党面临的挑战不是回到过去,而是建立一个适应多元澳大利亚未来的政党,而Bradfield正是这个未来的缩影。